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异地过年是否可以成为常态?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21-03-22 14:30:14
近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809办公室格外热闹,以陈芑充、纪雯静为主的几个学生正如火如荼的讨论着,面前厚厚的调查问卷格外显眼——“有关‘异地过年’的调查问卷”。

 
陈芑充说:“长久以来,过年返乡已经成为人们过年的习惯,亲人的团聚成为人们对于新年最大的期盼。但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见面不再是难事。人们可以随时拿起手机和朋友交流,也可以轻松使用各种交通工具完成远距离的会见。联系不再是难事,思念之情便不在如从前一般深厚,相聚也不再是新年的必要之举。不少人们反应‘年味’似乎淡了很多。传统节日庆祝方式是否可以与时俱进,适应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对于其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纪雯静也表示:过年返乡热除了体现人们对于传统春节的重视,也是我国社会治理一重大隐患。如:2008年,40万人口滞留广州火车站;2020年,新冠肺炎也因为人们过年返乡之举而蔓延全国。大量的人口的快速扩散,一旦遭遇社会公共突发事件,则会爆发重大社会事件。因此必须创新过年方式。
 
2021年,全国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鼓励引导农民工等务工人员留在就业地安心过年。各地政府、企业等开展了一系列暖春活动,在春节活动的发掘创新方面下足了功夫。团队小组第一时间感知这是一个调查人们对于传统节日创新改变的接受度和感想的最佳时机。 伴随着春节的完全结束,小组成员也逐步展开了活动。网络会议研讨,拟定调查问卷,印刷问卷,发放问卷一气呵成。

 
“街头采访时,最初是不顺利的,大家都较为排斥网络二维码问卷,担心信息的泄露。但是我们很快更改了调查方式,采用纸质形式,以此初步减少了大家的顾虑。在向大家详细讲解我们是针对于创新传统文化形式的调查之后,都纷纷接过了问卷”。徐一超说起调查的过程,颇有感慨。

 
通过为期一周的调查,调查小组最终收集问卷412份,其中纸质问卷229份,二维码问卷183份。同学们纷纷表示虽然问卷采集过程十分艰辛:大街小巷的走访、朋友圈的不断刷新、对话框的挨个问候……但是看到逐渐厚起来的问卷,看到众人填写问卷时慎重的表情,还是能感觉到大家对创新传统文化的重视,十分欣慰。

 
综合问卷,潘祉辰发现:当前有40%的人群今年选择了异地过年,65%的人群接受异地过年,大家对异地过年的接受度良好,并且伴随着今年异地过年政策的执行,社会各方面加深了对异地过年的认知并积累了相关生活、经营等经验;其中52%的异地过年原因是自觉响应国家和单位号召,舆论引导可能性较大;完全不接受异地过年的人中,有50%的人认为过年是传统节日,一定需要归家,引导存在一定难度;57%的基本不了解或完全不了解当地有关异地过年的福利,异地过年相关政策宣传有待提升;当前有31%对当地政府有关异地过年的政策表示非常满意,53%的人觉得异地过年相关政策需要改进,异地过年相关活动应当再丰富多彩……
 
青年作为祖国建设的主力军,担负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使命。青年必须真正的投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传承工作。“异地过年”的相关问卷调查已经进入尾声,学生们正试图将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以文字的形势传递给大家,帮助更多的人认识到创新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艰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