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双减”系统工程,如何形成长效机制?

作者:曹可可 编辑:曹可可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21-12-26 19:12:00


“双减”落地已4个月,在此期间,中央与地方接连出招。在全力推进与严格监管下,一头是课后托管服务百花齐放,另一头则是校外培训机构加速规范转型。
 
在学生成长环境明显轻松、过重课业负担不断减轻的同时,课后服务师资需求激增、校内教师工作压力加大、课外培训机构出现“倒闭潮”等现象也引来一些质疑与腹诽。
 
在转型的“阵痛期”,如何跳出“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困境?当前打出的一系列“双减”组合拳,又该怎样固化为长效机制?
 
对此,宁波的探索可谓让人眼前一亮。
 
8月至今,宁波市高密度出台了一个又一个“双减”配套政策文件。之之和阿江进行了梳理,并联系到宁波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作了解读。循着政策中的草蛇灰线,一起来看看探索形成“双减”长效机制的“宁波模式”。
 
率先将课后服务的对象从义务段延伸至学前和高中,率先出台课后服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率先探索兴趣特长为导向的一贯制人才培养方式,率先出台义务段学校贯彻“双减”政策教育评价方案……
 
“双减”落地以来,宁波市创新举措不断,相关经验及举措荣登教育部官网。
 
问题导向
 
在宁波,课后服务并不仅限于义务教育段。为回应社会关切,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链条的课后服务体系已打通。
 
高中纷纷开设晚自习,并在周末开放校园。
 

效实中学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排练乐器演奏,致敬抗疫英雄
 
“双减”落地之初,宁波市教育局等九部门便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和幼儿园托育服务的实施意见》,将学前教育纳入课后服务体系中,并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在双休日、寒暑假开展托育服务,已有2000多名幼儿受益。
 

10月份起,北仑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幼儿园课后托管服务,实现了全区86个幼儿园全覆盖。
 
学生参与面拓展,压力自然会传导到教师身上。
 
根据统计,宁波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的教师参与率已达92.46%,如何加强对教师的关心关爱,也是从政府部门到各校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对此,宁波市教育局出台《宁波市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和《关于深化“双减”工作 加强教师关心关爱的指导意见》,就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度、合理均衡配置师资、保障教师身心健康等九大方面提出具体意见。
 
关于师资,另一个不可绕过的难题是城乡差距。相较于城市学校,农村学校相对薄弱的师资力量是课后服务的一大掣肘因素。
 
对此,宁波发布《初中学校全面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面对师资力量不平衡不充分这一“难点”,先是通过编制资源重点倾斜、放权赋能优化结构、科学评估提升效益等方式,共核增教职工编制1100余名,助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加大对基础教育“看得见”的支撑保障。随后,该市又开始探索建立教职工编制“周转池”制度。
 
对于教师满编,但确需新招教师改善结构的学校,调剂使用“周转池”编制;
 
鼓励名校长、高中学校管理骨干交流到初中任职,推动城区学校骨干教师交流到农村初中任校长,优先安排、调配优秀教师、师范毕业生到薄弱学校任教;
 
统筹安排农村学校新入职教师在城镇优质学校学习锻炼三年,期满后回原农村学校任教,教师在教育集团内由“名校”流动到“弱校、新校”可视为支教经历;
 
50周岁以下教研员在岗工作满5年后,原则上要到薄弱初中从事1学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
 
从8月27日出台《宁波市教育局等九部门关于切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和幼儿园托育服务的实施意见》以来,宁波市已出台17个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大多与“双减”落地出现的问题相呼应:
 
针对初中晚自习的活动设置、学生安全问题,出台《关于规范开展初中学生课后自习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针对课后服务课程内容设置参差不齐问题,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
 
针对课后服务收费和教师补贴问题,出台《关于核定宁波市城区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师资薪酬补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
 
……
 
不久前,宁波率先在全国出台了《义务段学校贯彻“双减”政策教育评价工作办法》,学生对课后服务的喜爱程度、对学校餐饮的满意程度等都被纳入评价范围。宁波市教育局还将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及时监测各地各校贯彻“双减”过程中的问题。
 

宁波市教育局设立“双减”专窗,定期开展驻点接访,群众可打电话提前约访。
 
“17个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从专项督导到作业管理、课后服务课程建设再到教育评价,一整套政策组合拳密集出台,形成了完整的政策体系,顶层设计不留死角,制度建设形成闭环。之后,我们还将以问题为导向,就进一步规范课后服务工作、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政府指导定价标准、促进家校共育等方面出台相关配套文件。”宁波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深度融合
 
“双减”需要整合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在这方面,宁波声势浩大。
 
根据宁波市科协、市教育局联合印发《关于“双进”助力“双减”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双方将发挥组织优势和枢纽作用,探索兴趣特长为导向的一贯制培养模式。
 
推动社会化科技教育课程走进学校。邀请国家级科学家为孩子们启蒙科学思想,每年开展不少于100场科学家报告,惠及青少年3万以上,覆盖全市城区、农村、山区等学校,其中农村和山区学校不少于20%;牵线发动市级以上学(协)会的专家资源同学校合作,打造50个以上优质的科学素养系列课程,促进不少于100对“校会合作”。
 
鼓励青少年走进科技教育实践基地。每个科普教育基地提供1个以上精品研学课程和10个以上课外拓展课程,每年组织至少100个科普教育基地为青少年开展至少1000场基地研学活动,惠及青少年1万名以上;启动“科技燃梦”科技型企业开放日活动,组织青少年走进企业科研及生产一线;每年组织发动“高校(科研机构)开放日”活动50场以上。
 
优化“N+”活动内容,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升级“科技新苗培养计划”,将科技新苗的培养对象由高中段学生向初中段、小学段延伸;拓展家庭亲子科教形式,支持社会科普力量组建“线上科学俱乐部”“家庭实验室联盟”等线上平台。
 
此外,宁波市科协、市教育局联合高中、高校科研院所等,开设中学生“科技素养大讲堂”,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学术会议、培训班、院士报告、夏(冬)令营、论坛、交流会等多种科技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实质参与科学研究,锻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兴趣。
 
合力还在源源不断汇聚。根据新出台的《宁波新时代素质教育行动方案》,宁波成立体育、文艺、美术、劳动、综合等素质教育五中心,分别设在学科优势强劲的宁波市第四中学(宁波体育运动学校配合)、宁波文艺学校、宁波美术学校、宁波职成教学院(宁波市中小学生成长指导中心配合)、宁波市青少年宫,各个中心的工作受课后素质拓展服务领导小组领导。
 

奥运冠军石智勇通过视频直播方式,与全市中小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
 
“通过推进五中心工作,进一步集聚资源要素,建立起贯通启蒙、拓展、提升、评价、培优等多元化、递进式的培养立交桥,目标是实现体育方面‘一人一技’、艺术方面‘一生一艺’的美好教育愿景,让每个学生有健康的体魄,有高雅的艺术修养,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宁波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说。
 

宁波著名画家、海曙区美协主席林绍灵向60多所中小学校的学生,线上授课《跟着美术作品学党史》
 
据统计,宁波已建立起以学校(幼儿园)在职教职工为主体、社会专业人士共同参与的课后服务师资队伍,联合群团组织和政府部门整合课后服务线下拓展课程600余门,线上推出品德修养、科学创造等五大类128门课程,社会育人力量得到深度整合。
 
数字赋能
 
在宁波,我省首个“区块链+教育”项目校外培训机构一站式服务平台——“甬信培”于2019年上线。
 

 
据介绍,“甬信培”平台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对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公开化和便捷化。
 
“全流程”监管。产链依托全球领先的区块链技术对购课交易信息、资金流向、经营状况等全过程进行数据上链、固定和存证,传递教培机构信用情况,提升教培行业自治水平。
 
“双保险”护航。“机构风控险”将教培行业风险保证金升级,为全面风险防控保险,甬信培还首创“学费险”,家长可以线上购买人保提供的学费险增值保障服务,如遇机构发生特殊情况可通过保险理赔学费,推动“事后”被动维权转变为主动保障。
 
“一站式” 集成。以家校互通为立足点,搭建家长APP端、机构自主端、大数据可视监管平台等三类功能齐全、操作便捷的服务平台。
 
 
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甬信培”已升级为省级平台“浙里培训”,在全省进行推广。
 
以数字化牵头抓总,也是宁波“双减”的一大亮点。
 
据了解,宁波市教育局还将建设数字化素质教育资源课程平台,明示服务方式、内容、时间、场地、师资、费用等事项,方便学生家长选择;建立体育教育数据库,把指导教师、体育特色项目学校、对资源有需求的学校、有特长的学生等信息纳入数据库;通过数字化对作业进行“智治”,比如鄞州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开发了“作业协同布置”平台,当书面作业总时长超过规定时,系统将不再允许输入,任课教师们必须与其他任课老师就当天的作业内容进行互相调剂,适当增减相应学科作业量。

在每一项改革的推进过程中
必然会遇到各种浅滩暗礁
“双减”也是如此
唯有不断探索、勇于创新
摸着石头过河
方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双减”不是教育一家之事
需要各部门、全社会形成合力
 
接下来
如果您所在的地区或学校
在推进“双减”过程中遇到了困惑和困难
请告诉之之和阿江
(zjsjytwx@163.com)
我们将走访浙江各地各校
寻找可“攻玉”的“他山之石”
供大家互相借鉴、互相探讨
共同前进
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nE-R_gO6WbiYCO_plqe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