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浙江教育报:一所小学的文化味道

作者:记者/程振伟 通讯员/章启东 编辑:记者/程振伟 通讯员/章启东 来源:浙江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4-12-05 10:26:00

本报讯(本报记者 程振伟 通讯员 章启东)走进金华市婺城区站前小学,可以看到门口地上的巨大棋盘,隐然是个“残局”,懂棋的人会陷入深思。在主楼一楼大厅东西两侧,有两处古色古香的小棋室,里面摆设了两套仿古实木桌椅、4副象棋。学生三三两两围成一簇簇,兴致勃勃地在对弈。

“这里可是块风水宝地,中午的时候,许多学生常常没吃饭就先来占‘地盘’。”校长施益新兴奋地说,“放学以后这里就更热闹了,学生趁家长还没来接,就在这里摆下了‘擂台’,捉对儿厮杀。有些家长或教师看着手痒,也会上前‘应战’。”

美丽校园是有文化味的

这幢主楼的名字也是在全校范围征集的,叫“站前楼”。走上“站前楼”二楼,右边是“教师悦览室”。开放式的房间,软软的沙发,咖啡馆的格局,距离教学区有一段距离,很安静。前后的书架也是开放式,摆满了教师们爱看的书籍和杂志,有《班主任之友》、《小学语文》、《读者》等。这里也被教师们称为“幸福小站”、“心灵港湾”,上课改作之余,教师们喜欢来这里静静地阅读。

楼的左侧是校园连廊,墙壁上方绘着大型象棋浮雕“童叟对弈”,中间是“象棋文化知识墙”,对面是金华“三江六岸”风景浮雕。右边的廊道布置了“学校荣誉墙”和“红领巾邮局”。

“向上楼”的走廊师生们都习惯叫“文化长廊”。走廊上绘着一个个汉字,写着这些字的起源、演变,长廊的两边也做了许多露天棋盘。每天的课间、午休、放学时,这里就成了学生们最留恋的场所,纷纷相约在这里对弈,有时是和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和水平相当的同学,旁边都会有忠实的观众,但很少有“指手画脚”的。施益新介绍说:“观棋不语,落子无悔。象棋文化深入到了学生的内心深处。”

五(2)班的陈俊驰是本年度学校“棋王”。他平常最爱下棋,除了和同学、老师对弈,每天回家还要和爸爸下一盘。因为下棋,他改掉了以往做事浮躁的毛病,遇到事情能静静地想好了再做,数学成绩提升很快。

他向记者透露,自己一直非常感激六(1)班的一位同学,他是上届的“象棋之星”,棋艺很高。今年,这位同学主动放弃了比赛,说是“要把机会让给低年级学生”。不少学生在为他惋惜的同时,也多了一份敬佩。这证明了学生感染了小小棋盘中的“博大、谦让、合作”精神。

在站前小学,最耀眼的学生不是成绩最好的,而是被称为“站前之星”的一个个身怀绝技的“达人”。从2012年开始,学校每年都要评选出12位“站前之星”,覆盖范围包括象棋、美术、汉字、英语、书法、数学、器乐、舞蹈、体育、写作等。在学校小记者团的包装下,他们的励志故事在校园内广为传播。今年,他们的照片和故事还上了当地报纸。在学校自编自演的春节晚会上,“站前之星”们都有才艺展示,成了学生们心中名副其实的偶像。

“正因为有浓浓的文化氛围,学生们身处其中才能争奇斗艳,百花齐放。”施益新说。

校园文化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学生。有些家长喜欢早些来学校接孩子,就是因为学校里有棋室和开放阅览室,可以在里面看看书、下下棋,这也是最好的言传身教。

一些家长为了陪学生下棋,晚上尽量推掉不必要的应酬,亲子关系也得以改善。本学期,六(2)班学生李加俊的父亲李富荣成了站前小学的象棋辅导员。他每周都要到学校给学生义务上象棋课,被学校评为“三好家长”。

家长们反映,现在孩子自律多了,有空的时候会自己安静地看书了,这让他们感到很欣慰。而教师们也说,象棋活动开展得好的班级,课堂纪律往往更好。记者在采访时,几乎没有看到有学生在走廊、教室大声喧哗,追跑打闹的现象更是少之又少。

幸福校园是有温度的

施益新追求的办学理念是“一个有温度的校园”,“到处洋溢着温暖向上的校园文化。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学生们会感到很幸福。”2012年,当施益新刚调任站前小学校长时,就提出了“文化立校”的构想。“办好学校关键要有抓手,抓手选对了,有好的执行力,工作就好办了。”在施益新看来,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学校管理的好抓手,它能把教书育人等各项具体工作“拎”起来了。

2013年下半年,站前小学进行了VI整体形象设计,并增添“校园文化新十景”。学校的绿色主色调、校徽、校训融入到了各种细节中,几所大楼也分别以“站前、向上、至善”命名。“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学生的启蒙一般是由表及里,看多了、听多了,自然就入心了。”施益新说,“环境文化的设计要遵循学校实际,要有据可依,环环相扣,我们的环境文化就是围绕着学校精神和校训展开的。”

光有环境文化还不够,还要让文化动起来,更要有特色。“有想法”的施益新很好地发挥了“顶层设计”职能。

“凤凰山下响起书声一片又一片,那是我们深深热爱的校园,在规则的天空下分享自由,自我的完善中大步向前。”在站前小学2013年的春节晚会上,家长们第一次听到自己孩子演唱的校歌,感觉“很新鲜,很好听”,觉得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读书“很放心,很满意”。

在施益新的眼里,这首名为“幸福最前沿”的校歌还有更多寓意。它包含了学校“尊重规则,分享自由,改善自我,关心世界”的校训和“站前、向上、至善”的学校精神。施益新介绍,学校曾通过媒体向社会广泛征集校歌,从五湖四海纷至沓来的近百件作品中,遴选出最符合学校办学理念的歌曲。“校歌的诞生过程就是一个宣传校园文化最好的契机。”

由于贴近学校实际,又易记易唱,朗朗上口,学生们都很喜欢,唱着听着就明白了什么叫“规则、幸福、成长、奉献”。“但是,光唱还不够,还要用实际行动将‘站前精神’内化到心里。”施益新说。

让施益新最自豪的还是学校的象棋文化。作为“一校一品”的设计者,他这样诠释:一是下棋成本低;二是下象棋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课间、放学、回家都能下,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家长和教师、家长和家长之间都能下;三是象棋对学生行为习惯和思维品质有滋养作用。下象棋需要静心,需要深入的思考和谨慎的实践,这和学校“走好每一步,站到最前列”的办学理念是一致的,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品质。人生如棋,善于反思,谋定后动,这些将会是学生一生的财富。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施益新的另一个抓手是“教师学习文化”。施益新常说:“要发展学生就要先发展教师,要发展学校也要先发展教师。”他紧紧抓住“教师”这个牛鼻子,上任之初就提出了规模宏大的“5年100场”教师素养提升计划。学校请来大专院校的教授、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优秀的家长,市、区同行中的教育骨干,媒体记者,企业成功人士进校园为教师们作讲座,至今已经举行了18场。“教师不但需要精深的专业知识,也需要‘杂粮和粗粮’。”施益新打了个比方,“人的生命需要深度,也需要广度。教师能看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该校通过这项名为“中国名师浙中行”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改变自己,影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