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骂学生“孤儿”,别忘了从教初心
日前,有网友发文称,湖北襄阳市诸葛亮中学(原襄阳市三十二中学)七年级一位老师在批改作业时,给学生写下评语“全班最差,你是孤儿吗?没人管吗?”对此,襄阳市诸葛亮中学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该校将会调查此事,如有这种情况,将会约谈这名老师,这样的表达方式确实存在问题。
在一个班级里,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有所差异,再正常不过。我们可以理解教师希望学生进步的心情,但在班级群里公开指责学生,并用“孤儿”这样的语词来恶意称呼,显然违背了教育的初衷。都说“恶语伤人六月寒”,这些侮辱性、伤害性极大的话语,践踏了学生的尊严和自信。倘若说涉事老师是出于对学生的爱而批评他们,那么必须要问:这种“恨之切”的表达方式又何以体现出“爱之深”呢? 任何一种惩戒行为都不能以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这样近乎恶毒的辱骂,已然突破了师德底线,违反了相关规定。无论是《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还是《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都给教师行为划出了“红线”,明令禁止教师这样羞辱学生人格。 引发舆情后,涉事中学已表示将对此展开调查,并将与教师进行约谈。这是对被骂学生及其家长的慰藉,也是给关切此事的公众一个交代。这起事件或许还值得引发进一步思考——此前云南一名支教老师说当地学生“傻子”“笨蛋”,内涵学生是“非正常人类”的事情,一度引爆舆情。两起事件,具体情节虽然有所出入,但性质如出一辙。 考虑到类似现象存在一定隐秘性,学校要有足够的警惕,对于表现“异样”的老师和学生及时沟通,防止羞辱问题在学校长期“潜伏”。其次,家长也责无旁贷,要善于“发现”,对孩子真正关心,一旦发现不寻常的苗头,就一定要和孩子沟通,及时发现真相,坚决制止。只有早发现,将类似现象扼杀于萌芽状态,学生受到的伤害程度才能大大降低。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是播撒爱心的使者,他们除了遵循职业道德之外,还应用自己真诚无私的灵魂唤醒学生们内心对未来的渴望。 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他们应该引导学生,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而不是用伤人的言语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当我们谈论教育的时候,我们必须牢记教师的初心,那就是培养健康、自信、有爱心的个体。 此事对为人师者和学校也是一种警示:教育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必须反思那种“唯成绩”的教学思维及学生评价机制。除了事后惩戒,老师所任职的中小学和地方教育部门,也应该切实担负起管理责任,加强对师德师风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同时,学校也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教师行为符合教育的伦理和道德标准,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校园里健康快乐成长。
文章评论
推荐新闻
- 1
追“象牙塔里的星”别被带偏了节奏
- 2
北大“考古女孩”毕业即奔赴理想,“喜欢”自然前途无量
- 3
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如何赢得青年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4
发现网络舆情有哪几个渠道?
清博舆论
- 5
大数据透视两会教育热点——2019年全国两会教育热点议题分析报告
中国教育报刊社·中教传媒智库
- 6
微博最热两会提案速览,哪一条深深戳中你的心?
清博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