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论见 | 场内答题的“天才少女”,给场外出了诸多难题

来源:求智论见 发布时间:2024-06-19 09:40:37

事  件


一名17岁的中专生,学的是服装设计,却取得“阿里数赛”全球第12名的优异成绩,“秒杀”了一众世界著名高校数学专业的选手……这样极具反差效果的事件瞬间引发广泛关注,当事人姜萍也被网民冠以“天才少女”的称号。


姜萍的励志经历,在公众对于教育层次的僵化印象中撕开一道裂缝,人们再次反思“唯分数论”的种种弊病、普职融通的现实路径,并求解“拔尖创新人才超常规培养”与“教育公平”的最大公约数。



与赞誉相伴的还有质疑。有网友从公开采访与小道消息中寻找到蛛丝马迹,无法相信数学成绩并不拔尖的“凡人”可以短期内速成为“天才”,推测是一次“造神”的合谋。也有知名数学竞赛教练在朋友圈发文,认为此事“是在作秀”,舆论场口水战再起。



对大众而言,姜萍面对的数学题很难,但围绕她所讨论的种种现实问题,又谈何简单。



胡欣红

“天才”不应被埋没,每个人的天赋也是


姜萍的“一举成名天下知”,有其偶然性。据悉,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以不设报名门槛、趣味性著称,已连续举办六届。倘若没有这样的一项比赛,姜萍的数学才能恐怕很难为世人知晓。能否给“偏才”创造更好的机会,助力其脱颖而出,值得深思。


姜萍最终能考上什么大学,目前还无法预估,但中专生升学的渠道早已打通。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职业教育早已不再是“断头路”,不仅可以升入高职(大专),还能继续读本科乃至考研深造。去年,一则职高生逆袭成为麻省理工博士的消息,曾引发舆论持续关注。一位名为周信静的男生,一路从职高考入专科、专升本考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再之后去浙大读研,最终于2020年进入麻省理工读博。


机会的大门还在继续敞开。近日,浙江省温州市发布一则“新政”,明确提出普高生和中职生之间允许互相转学,这意味着学生进入中职后还有转至普高的机会,普高生也可选择中职。允许普高生与中职生互转,是扩大学生选择权之举,不仅是推进普职融通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人才选拔制度调整的积极尝试,值得鼓励。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天才”只是个例,基本上不能复制,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天赋,倘若都能获得发挥的空间,其意义可谓不言而喻。



张立美

应拓宽“姜萍们”的名校路


实际上,如果姜萍真的是一位数学天才少女,不论她是中专生,还是普通高中生,破格上清华、北大等名校的通道是畅通的。只要参加数学奥赛,且最后入选国家集训队,那么就能获得保送清华、北大等名校的资格,无须参加普通高考。


不过,进入奥赛国家集训队的人数实在太少,与普通高中生相比,像姜萍这样的中专生圆梦大学尤其是圆梦名校的路实在太狭窄。


如江苏省教育主管部门所言,作为中专生的姜萍,并非只有对口单招(职教高考)一条路上大学,也可以像普通高中生一样参加普通高考,报考名校的“强基计划”。但这只是理论上的中专生圆梦大学路,真正操作起来难度很高。


许多中职学校并不完整开设物化生政史地课程,这意味着中专生如果参加普通高考,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自学数门学科,这几乎不现实。而作为偏科生福利的名校“强基计划”,考生即便在奥赛中取得银牌以上成绩,仍需要达到普通高考成绩的基本要求,否则不能通过。


笔者以为,应当根据开设课程实际,适当放宽中专生参加奥赛保送或名校强基计划的门槛。不论是哪种模式,符合条件的中专生都屈指可数,不必担心有人把这条路当成捷径走。



熊丙奇

能否破格录取,不宜操之过急


姜萍爆火网络之后,多所高校发微博,向姜萍表示祝贺并欢迎报考。姜萍的数学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姜萍的梦想是进入浙江大学。


当前的舆论,似乎更期待浙大能够立即破格录取姜萍进大学学习、深造,认为这是“特事特办”,不会产生什么不公平不公正问题,毕竟姜萍“太特殊”了。这样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即便浙大能破格录取,似乎也不宜操之过急。


首先,姜萍目前在中专学校学习,也有很好的数学老师指导。其次,这次数学竞赛让姜萍受到关注,也是她思考自己未来发展的重要时机。


毋庸讳言,在当前,我国很多学生学数学的目的就是参加竞赛、升学,但姜萍应该不属于此类。所以,她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做好今后是否把研究数学作为自己职业、事业的规划。


如果姜萍把浙大等高校作为下一步求学的目标,相关大学或可根据其数学成绩,决定是否破格入围强基计划校测,并由学校的教授委员会对其学术能力进行面试考核。如此,高校也能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育人理念,给予姜萍这样的“偏才”学生更好的求学与发展机会。


如果姜萍不能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名校深造,那进入普通本科院校,打好数学基础也是一个务实的选择。而这需要大学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研究数学的环境,包括通过交换生计划等,让她有获得名师指导的机会,呵护其更大发展。



刘 言

不要让“造神又毁神”的叙事发生在姜萍身上


人红是非多。一个人走红后,任何瑕疵或疑点都能被无限放大,姜萍也难以逃避这样的“规律”。比如有人质疑姜萍在此次比赛中作弊,采访里的板书是错的;不理解她为啥要学LaTeX(一种学术界通用的数学排版软件),“家境贫寒的学生连电脑很少接触,怎么用LaTeX编辑公式”……


不是不可以质疑,毕竟公共事件应该经得起拷问。同时,事件中的主人公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地出现在聚光灯下,客观上也得有“立得住”的自信。但是,质疑的点和逻辑线更得“立得住”,既不能无端臆测,也不该凭空推论。


一直以来,造神又毁神,成为一种隐秘的趣味,在舆论场反复显现。就对姜萍的关注而言,要警惕从“众星捧月”到“众口铄金”的发展趋势。外界究竟希望这个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舆论场上的态度变化莫测,以至于魔幻化,会给一个孩子带来何种观感和压力?


即便姜萍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很优秀,也不宜动辄造神。过头的赞誉不该属于她,没来由的诋毁也不该强加给她。公众不宜过度投射私人情感,使其载负过多东西。只有拥有一份平常心,我们才能平和对待她的追求和成败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