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收学生6元巧克力被开除,莫让“过罚不相当”之苦消解“教育温情”之甜
近日,一起教师节前夕幼儿园园长因“收受”学生一盒6元巧克力被开除的旧案尘埃落定后,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园方原本将其定性为“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并作出开除处理。法院认为园方定性不当,认定幼儿园的解除行为属于违法解除,应支付赔偿金。
这是一盒6元巧克力所引发的悲剧。幼儿园的管理方认为不管金额大小,只要“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就该严肃处理,以儆效尤。而被开除的园长则一肚子委屈,因6元的巧克力丢了工作,这处罚显然过重。好在法院盖棺定论,为被开除的园长主持了公道。
“过罚相当”是一条重要的法律原则。因为一盒6元巧克力就将涉事园长开除,确实用力过猛。
2014年,教育部制定的《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和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明确提出,“严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目的是维护教育公正性和透明性,防止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进行不正当的利益交换。然而这一规定并未明确财物的金额限度。在这起案件中,王某仙收受的巧克力价值只有6元,可以说微不足道,被开除显然是“过罚不相当”。
另一方面,学生表达尊重的礼尚行为与收受礼品礼金不应混淆。
6元的巧克力,无论从价值还是其背后的意图来看,都与所谓的 “礼品礼金” 贿赂行为有着天壤之别。家长在家长会上要求园方就解除王某仙一事进行说明,也侧面证明了这背后并没有不当利益交换,而是师生间正常的情感表达。如果连这样一个充满温情的小举动都要被上纲上线到如此严重的地步,那无疑会在教师群体中引发恐慌和不安。教师们每日兢兢业业地工作,为孩子们的成长付出了无数心血和努力,他们理应得到尊重和认可。而在教师节这个特殊时期,学生们的一些小礼物往往是他们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一种爱戴和感恩老师的表现形式。
这起因一盒巧克力引发的案件,看似小事,实际上触及教育伦理、法律公正与人文关怀的深层次问题。教育是一项充满人文关怀的事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信任、尊重和爱的基础之上。如果因为一些无端的猜疑和过度的防范,而让教师们在面对学生的情感表达时如履薄冰,那将极大地破坏教育生态环境。我们不能让那些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用心对待学生的教师们,因为这样的误解而寒了心。
这一事件也提醒各方,学校和教育管理机构在制定规章制度和处理问题时,应该更加注重合理性和人性化。对于教师的管理,不能仅仅依靠生硬的规定和简单的一刀切做法,而应该充分考虑到教育的本质和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在面对类似情况时,应该进行深入调查,区分清楚什么是真正的违规行为、什么是正常的师生互动。此外,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如何在维护师德尊严的同时,又不失人情味,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推荐新闻
- 1
追“象牙塔里的星”别被带偏了节奏
- 2
北大“考古女孩”毕业即奔赴理想,“喜欢”自然前途无量
- 3
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如何赢得青年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4
发现网络舆情有哪几个渠道?
清博舆论
- 5
大数据透视两会教育热点——2019年全国两会教育热点议题分析报告
中国教育报刊社·中教传媒智库
- 6
微博最热两会提案速览,哪一条深深戳中你的心?
清博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