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微信群“见谁怼谁”,网络公共空间表达要恪守边界
近日,互联网流传一则广西玉林东成小学某班级家长微信群的聊天记录,引起不少网友的关注和讨论。该班级的一名家长刘某在家长群投诉称,自家孩子新学期领到的书本是破损的,开学留影没有单独照片,家长咨询有关辅导一事遭班主任怠慢,以及家人放学接孩子迟到被老师训斥等。
家长群里是非多。老师和家长因为种种原因互怼的事情时有发生,家长之间“掐架”的也偶有听说,但“见谁怼谁”的咄咄怪事,确实令人难以置信。玉林市玉州区网信办证实了此事,表示已经关注到该事件,目前区教育局正在处理。
事情本身并不复杂,稍作梳理就不难发现,涉事家长的言行存在诸多不妥。记者翻阅该聊天记录发现,刘某深夜12点20分左右在班级家长微信群发布消息,称孩子领到的书本是破损的,并表示:“实在没有书换的就算了不用换了,我上公众号说一下,老师这么照顾我们家孩子。”事情本身没有搞清楚,就在深夜“夹枪带棒”地威胁老师,时机、场合、用词等全都值得商榷,这样的处理方式,确实令人难以苟同。
更奇葩的是,当天清晨该班数学老师解释课本是家长帮忙随机分发,孩子收到破损的纯属巧合。刘某在表示理解之后,竟然又在群里点名指责开学当天给学生拍照的家长,称其在拍单独照片时遗漏了自家娃,而后又再次点名该班班主任,称自己在咨询孩子有关辅导问题时遭到其怠慢。由于不断地指责和发问,该微信群其他家长纷纷前来劝和,但基本被刘某一一怼了回去。
“老师也挺倒霉的,动不动就投诉,以后有的苦吃了”“有这样的妈是孩子的悲哀”……这种斤斤计较、无理取闹的家长,迅速引发了公愤,谴责之余,网友们纷纷同情起老师和孩子。值得一提的是,“奇葩家长”固然只是个例,但所折射的部分家长不懂得网络公共空间的表达分寸和方式,却不容等闲视之。
微信群作为家校沟通的一个重要平台,其本质是为了促进信息的及时交流、分享和问题的解决。然而,当家长在群内无理取闹、肆意攻击时,就会破坏这种沟通氛围,使得原本应该用于有益交流的空间变得充满火药味和负面情绪。这种行为,不仅会对老师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压力,还可能影响到其他家长的观感,甚至引发更广泛的矛盾和冲突。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行为还可能给孩子树立一个错误的“榜样”,让其误以为通过无理取闹就可以解决问题,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无疑是极其不利的。
家长群也是公共空间,而在高度重视教育的当下,家长群一有“风吹草动”极易被截图转发,导致事态升级乃至失控。有鉴于此,如果家长觉得老师或哪个家长的做法欠妥,应该尽可能先私下点对点沟通交流,若解决不了,可以向学校和有关方面反映,没到万不得已的地步,切莫在群里向老师“发难”。试想,在众多家长“围观”的微信群中被批评,教师的尊严何在?家校之间还能愉快合作吗?“见谁怼谁”,自家的娃会不会被孤立?
“校长和副校长已经跟那个家长谈过了,现在就是家长情绪也安抚好了,她的孩子也正常来学校上学。”事情固然暂时告一段落了,但学校面对这种无理取闹家长的“软弱”态度,依然令很多人意难平。一桩小事,确实没必要上纲上线,但如何构建良好的家长群生态,依然值得深思。
家长群虽然小,也是一个小“江湖”,绝不能任其野蛮生长。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强对微信群等家校沟通平台的管理,制定明确的规则和制度,确保这些平台能够发挥应有作用,为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供有力支持。
另一方面,家长在表达意见和不满时,应该保持理性和尊重,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与老师和其他家长沟通,并尽量以建设性的方式提出想法,避免使用攻击性或侮辱性的言辞,将家长群变成是非之地。相互尊重和理解,各安本分、恪守边界,才能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加和谐、健康的环境。
推荐新闻
- 1
靠学生“吸粉”?教师要清楚自己的“网界”
- 2
追“象牙塔里的星”别被带偏了节奏
- 3
北大“考古女孩”毕业即奔赴理想,“喜欢”自然前途无量
- 4
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如何赢得青年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5
发现网络舆情有哪几个渠道?
清博舆论
- 6
大数据透视两会教育热点——2019年全国两会教育热点议题分析报告
中国教育报刊社·中教传媒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