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论见丨多地延长课间时长至15分钟,好政策如何落到实处?

发布时间:2024-09-09 17:30:36

新学期,多地教育部门相继延长课间时长至15分钟,鼓励大家“动起来”,严禁变相拖堂。9月5日,江苏无锡市新吴区教育局发布消息称,今年秋季学期起,新吴区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行课间15分钟。近期,北京市教委、福建省教育厅、内蒙古准格尔旗教体局也相继发布了“鼓励延长课间时长至15分钟”的相关文件通知。

  

© 澎湃新闻

  

杨子贤 

让孩子课间“有得动”还要“动得好”

  

多地延长课间时长至一刻钟,一个小举动就能让课间活动的开展更从容,让孩子们“有得动”,享受更加健康活力的校园生活。一方面,孩子们有更多时间走出教室、接触阳光,做适当活动和放松,不仅有益生长发育,也是紧张课堂之间的“加油站”,让孩子们有更好的精力投入接下来的学习。另一方面,孩子们在谈天说地中了解自我、他人和社会,在自由玩耍中培养默契、增进友情,提高了自身感知社会、社会交往的能力。校园生活的适度“留白”,也有着知识学习所不具备的教育价值。

  

小创新创造了大价值,这种做法值得点赞,但让孩子们“有得动”只是第一步,如何让他们“动得好”才是课间时间的真正意义所在。不可否认的是,课间时间延长、让孩子们走出去增加了安全隐患,如何保障学生进行安全、有序的课间活动,考验着学校的管理智慧。学校既应该做好活动环境管理,为孩子们创设安全的活动空间,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告诉学生们哪些行为危险,在课间休息时该如何正确活动,还可以设置安全点位专人负责,防止意外发生,为学生在课间“动起来”保驾护航。此外,还有必要开拓思路、丰富载体,为孩子们尽情“撒欢”创造更多的条件,如在教室增设五子棋等益智小游戏鼓励学生思维“动起来”,在操场开展团辅小活动让孩子们的友谊“动起来”等。

  

培养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人,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延长课间时间的做法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表现,能更好地发挥课间休息的作用,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让课间时间“有得动”并且“动得好”,孩子们将在欢乐中成长为一棵棵“参天大树”。

  

余民强 

课间时长不在于延长而在于落实

  

一直以来,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的呼声不断,但治理效果甚微,好在还有30分钟的大课间,学校组织学生跑操、做广播体操,开展特色体育活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课间10分钟不能走出教室的遗憾。无论是大课间,还是课间休息时长延长5分钟,关键在于落实。如果得不到落实,让师生有更宽裕的时间,享受更加健康活力的校园生活,就是一句空话。

  

首先,学校要强化层级责任制,狠抓落实,确保课间活动安全有序。每个课间,体育教师、班主任、科任教师以及行政人员都要参加到课间活动的组织管理中。课间活动要采取分区管理方式,教师全员在不同区域参加课间活动,边参与边监管,为学生的“快乐课间”系上“安全带”。要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秩序,严禁拖堂和提前上课,不得随意缩短学生课间活动时长,不得对学生课间活动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其次,要获得家长的充分理解与支持,保证课间活动的实施。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难免发生意外。家长要深入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认同学校的课间活动安排,在面对一些难以避免的磕磕碰碰和冲突时,家长要给予学校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再次,引入社会资源,更好地实施课间活动。大课间也好,延长课间时长也罢,要更好地实施课间活动,学校还要积极引入校外优质资源,为课间活动增光添彩。加强课间活动设计,编排适合学生的特色素质活动,让课间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吴  振 

像重视课堂一样重视课间

  

值得注意的是,将课间时间延长到一刻钟,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时间增量。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引导干部教师从“课间活动的管理者”走向“课间活动的共同参与者”。各学校将在校园内补充必要的体育器材,为学生创造更加适宜的课间休息环境。

  

如之前就已率先探索实施“课间15分钟”的北京一六一中学,就通过优化设计校园长廊、种植园、美术作品展览区等,丰富课间活动供给。

  

也就是说,除了课间时间更有保障,学校和教师还要通过专门的课间活动设计和组织、基础设施的完善,帮助孩子在课间有更多的放松选择,以实现“量”和“质”的双重提升。

  

而这种积极参与的过程,也利于学校和教师真正意识到,让孩子休息好、玩好,同样是一种教育责任。甚至,由此家长们或也能更理性地看待孩子“学习”和“休息”的关系,真正助力全社会构建一种“张弛有度”的教育观,少一些不必要的焦虑与紧张。

  

实际上,保障好孩子的休息、放松时间,不仅有益于他们的身心健康,还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本是常识。课间和课堂,休息与学习,就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割裂和对立的。

  

从学校到家长,如果“害怕”孩子休息、放松,这显然不正常。像一些家长在孩子长大后,习惯抱怨孩子缺乏社交和运动,殊不知,这些习惯和意识的培育,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如果从小给孩子创造这方面的条件,相信就能有更多的可能性。

  

当然,课间休息的保障在现实中所遭遇的不确定性,有着复杂的原因。除了学校重视不足,很多时候也与家长对孩子课外活动安全的过度紧张有关。

  

就此而言,课间时间延长了,学校要做好相应的安全保障,家长也该给予更多必要的包容空间,以此实现一种良性的家校互动,最终确保这项教育改革创新能得到更多认同和推广,让更多学校和教师真正“像重视课堂一样重视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