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面对“保分包过班”,考研人切莫被拿捏住“软肋”

发布时间:2024-10-10 15:07:23

“保分班,啥也没有”“保过班,不保过”,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与高一朋有相同遭遇的46名考生聚在一起,他们都是“985考研”等几个考研辅导网店的报名考生。这几家网店背后都有王某某、禹某的身影,他们以“内部资源”“保分包过”等宣传吸引考生,通过平台外交易等方式,让考生难以退费。

  

“985考研”网店宣传页截图

  

考研承载着许多人“更上一层楼”的希冀与渴望,考取研究生,意味着将来有更大的就业选择空间,找到更好工作的概率也更大。当考研成为众人眼中一条不错的出路,当众多考生对考研趋之若鹜,当一些考生“屡败屡战”,考研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

  

在供求失衡的格局下,少数考生被“保分包过班”所忽悠和蒙蔽,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既没有成功“上岸”,也承受着物质损失与精神痛苦。在考研辅导业内人士看来,“保分包过班”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做资源的”“做培训的”和“纯粹博概率的”。

  

“做资源的”声称他们可以拿到一些院校的名额,特别是给考生在复试和调剂期间提供保录取服务。“做培训的”会根据学员的自身条件,为其选择能力范围内的目标院校,进行正常的辅导培训。“纯粹博概率的”是因为考研本来就具有一定的概率,考生考研成绩达到了相应分数线就皆大欢喜,没有达到分数线最多退还部分费用,机构显然做到了稳赚不赔。

  

很多时候,不是投机者有多高明,而是像巴金先生所说的那样:“有人看不见前门,有人找不到前门,他们只好另想办法找门路开后门,终于撞到骗子怀里,出了丑。”正是一些考生自身存在“软肋”,才让投机者乘虚而入。考生对制度和规则缺乏深层次的尊重与敬畏,迷恋关系、门路、人脉等“神秘力量”,笃信某些人可以变不可能为可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自然容易被骗子所诱惑、欺骗。

  

置身在一个以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为特征的社会中,谁都想给考研上一道保险。“保分包过班”深谙社会心理,诱惑考生“愿者上钩”,它看似是诱人的馅饼,实则是隐伏着风险的深渊。这个世界哪有那么多的捷径可走,“保分包过班”必然会自食其果。

  

在考研的制度篱笆越扎越紧的时代背景下,“保分包过班”不应该有空子可钻。那些不愿意脚踏实地,而是试图投机取巧、绕过规则进行非公平竞争的考生,很容易被利益至上的机构所利用和欺骗。要避免被“保分包过班”钻空子,关键在于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和清晰的判断力。“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只有保持自省自持、自律自制,拥有成熟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心态,少些非分之想,才能避免被投机者拿捏住“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