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孩子童年的前提是尊重
小学生课后玩“打烟牌”的游戏再一次进入大众视野并引发“制止还是引导”的大讨论。这距离上一次小学生玩萝卜刀、“盘手串”事件,似乎也不长。
“打烟牌”是什么游戏?孩子们将废弃烟盒制作成一张张“烟卡”,将“烟卡”放在地上,以空掌心击拍地面,“烟卡”被掌风击中翻面就算赢。
游戏本身没有什么争议,焦点就在于“当未成年人接触了香烟”。
成年人以“呵护孩子的童年”为由,“脑补”了一系列孩子因为“打烟牌”可能会对尝试吸烟产生催化作用,或是在搜集香烟盒的过程中会被动地“吸二手烟”导致埋下健康隐患,亦或是孩子聚在一起“打烟牌”上瘾会影响学习。
这样的结果真的会发生吗?湖南浏阳市道吾小学开展的一次“不止于游戏——记一张烟牌引发的一次德育活动”给出了答案。
当“打烟牌”出现在了校园,一边是孩子们热情高涨地较量着,一边是家长们忧心忡忡地要喊停,学校的做法是先给全体家长发了一封《致家长的一封信》。
信中客观陈述了孩子们在校内“打烟牌”的状态,并以教育人的身份对“游戏”“童年”两个关键词做了解释,也实事求是讲了“打烟牌”可能会衍生出的负面效应,同时给出了解决策略——学校将组织孩子们进行校园大讨论和辩论赛,让他们自己探讨出更和谐的游戏形式和让家长更安心的游戏方式,也希望家长和孩子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接着,孩子们讨论后也给校长回了一封信。
信中条理清晰地讲述了他们玩烟牌的理由,表达了对自由童年的渴望,也站在老师和家长的角度考虑到了“过度玩游戏会影响学习”,并表态只要给他们时间,一定能改正其中不合理的地方,请家长老师给予他们信任。
家长们也把回执填得满满当当,讲了顾虑,也讲了解决问题的建议,满纸语言平和、理性,没有剑拔弩张,只有理性探讨。
不得不说,学校的做法非常智慧,借“打烟牌”一事,以具象、透明的步骤抽丝剥茧般给大众上了一堂教育课,科普了一个重要的教育观点——何为“教育即生长”。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家长、学校平等对话,各自阐述立场和态度。这场以尊重为基础,以共情为基调的对话,一一打碎了网络世界里成年人们的“脑补”,它所要表达的是,尊重不分年龄,教育更不是说教,当问题发生时,除了看到问题,更应该关注的是人,哪怕这个“人”是不谙世事的稚子,也要蹲下身来倾听他们的声音。
看道吾小学孩子们写的信,他们完全明白成年人的担忧,也完全明白“作业写完了,才一起来玩烟牌”,甚至完全明白“要拒绝电子产品,就要找到其他可替代的东西”。
由此可见,成年人发出的“要引导好孩子”的担忧完全不必,说他们杞人忧天可能曲解了他们的一番苦心和好意,但他们“越俎代庖”的心理倒真的可以歇一歇,实在无谓营造“草木皆兵”的氛围,把孩子们束缚得过紧。
如若真要怪,倒不如怪为何“禁烟令”频频,仍有人“烟不离手”?真要追究“罪魁祸首”,把吸烟盒丢出来的成年人,给了小学生捡烟盒、玩烟牌的机会,岂不更该被痛批?
美好的童年与有趣的游戏密不可分,孩子们只有发现并沉醉于有趣的游戏,才可能拥有美好的童年,也才可能在自己感兴趣的世界里自由探索,开阔眼界,深化认知。
这就需要成年人能时刻尊重孩子,然后给予多一点的耐心、理解、宽容,不动辄“禁止”,不轻言“不行”,不居高临下,不放任不管。哪怕明知孩子走在错误的道路上,只要在可控范围内,让他们试错一下又如何?毕竟,只有看清了前方是断头路,孩子们才会知道要掉头重新寻路。
手串、萝卜刀、烟牌,这些被成年人诟病的玩物未来一定还会时不时在孩子们身边出现。成年人唯有学懂了“尊重”这一课,才能发挥出教育真正的功能,才能真正呵护好孩子的童年,也才是真的“为了孩子好”。
(记者 陈蓓燕)
推荐新闻
- 1
靠学生“吸粉”?教师要清楚自己的“网界”
- 2
追“象牙塔里的星”别被带偏了节奏
- 3
北大“考古女孩”毕业即奔赴理想,“喜欢”自然前途无量
- 4
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如何赢得青年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5
发现网络舆情有哪几个渠道?
清博舆论
- 6
大数据透视两会教育热点——2019年全国两会教育热点议题分析报告
中国教育报刊社·中教传媒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