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青春与经典碰撞——杭州外国语学校纪念《雷雨》中学首演九十周年

发布时间:2024-12-17 14:33:50

12月15日,杭州外国语学校举办纪念曹禺《雷雨》中学首演90周年活动,杭外青春版《雷雨》在杭州运河大船剧场上演。


在时光的长河中,《雷雨》如璀璨星辰闪耀至今。1934年12月2日,景金城、胡玉堂等8名学生于浙江省上虞县春晖中学大礼堂的创举,开启了《雷雨》在中学舞台的首次亮相,而这股戏剧力量跨越九十载岁月,在杭外延续着独特传奇。自2007年起,杭外便踏上《雷雨》全剧汇演征程,传承脚步从未停歇,《雷雨》演出已然成为杭外美育亮点并融入校园文化血脉。


今年正值《雷雨》发表90周年暨中学首演90周年,在纪念活动筹备期间,曹禺先生的女儿万方老师发来贺信,信中写道:“同学们好!看了你们的视频很高兴,也很感动。愿戏剧在校园蓬勃生长,为你们的生活添翼。祝纪念《雷雨》在中学首演九十周年的演出成功!” 浙江省中小学戏剧教育实践基地(设在杭外)荣誉主任、中国戏剧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戏剧协会主席茅威涛勉励同学们以独特视角创造属于自己的演出,相信青春与自我,感恩生命。



据了解,青春版《雷雨》由杭州外国语学校剑桥国际高中的学生出演,在该校语文教师林存富的指导下,舞台呈现方式和传统的《雷雨》表演有所不同,设计采用现代极简风与定点透视,在搭配道具、台词、表演上体现了写意审美特征,冲破传统 “三一律”桎梏,呈现出简洁唯美、流畅空灵的视觉效果。全场由学生编曲的钢琴伴奏也尽显杭外灵动诗意,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蓬勃生机。



演出当日还举办了中学生演《雷雨》学术研讨沙龙。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谢丽泓,杭州师范大学教授黄岳杰等专家和观众一起深入探讨中学戏剧教育发展之路,剖析青春版《雷雨》与传统演绎方式异同及其对经典传承的价值,并解答中学为何需要戏剧教育、为何选择《雷雨》等问题,为观众提供交流互动平台,加深观众对戏剧教育意义与《雷雨》价值的认知。



此次演出票房用于邀请浙江省教育厅结对地区天台县石梁学校90位师生前来观看,助力教育共富,促进城乡文化交流,在孩子们心间播撒热爱经典、传承文化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