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应该是我们的偶像?
作者:宁波市鄞州中学高三(7)班 吕
编辑:宁波市鄞州中学高三(7)班 吕涵 来源:投稿 发布时间:2020-02-17 18:24:22
那天,妈妈下班看见我在客厅看电视,她安静地走到我身边,问我:"涵涵,你有偶像吗?",我说"有呀",我脱口而出列举了我喜欢的明星,妈妈很严肃地跟我说“涵宝,关注疫情,认真思考一下谁应该是我们的偶像?”妈妈的话,如警钟敲响了我,让我重新认真思考这个问题:谁应该是我们的偶像?
是呀,庚子之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每一日感染人数的上升,疑似病例的增多,待观察隔离人数的增长,这些不断上窜的数字让我们都意识到了这一场战役的艰难和可怕。武汉封城,社区被封闭,道路不再畅通,新闻联播、微博、热搜上疫情的信息,让我们连咳嗽一声都害怕,仿佛危险无处不在,仿佛病毒随时降临。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了,城市被按下暂停键,学校被按下暂停键,所有的人隔离在家,父母一再叮咛:不许出门、勤洗手、多喝开水、多锻炼,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恐惧和害怕。但与此同时,我们又感受到无穷的力量在积聚:驰援武汉,科学家去了,军人去了,医生护士去了;保卫家园,警察叔叔站在了防疫的第一线,穿着红背心的志愿者站在了各个路口,社区干部们日夜忙碌;守土有责,各级政府雷霆行动,靠前指挥,有力措施一条紧接着一条;保卫祖国,所有的爱国人士行动起来了,国内外的捐助物资带着爱的温度从四面八方送达到抗疫一线------多难兴邦,众志成城,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的力量,也让我感受到了莫大的安全感,就如一张无形的屏障,我们被勇敢的人保卫着,在烽火连天的中国大地上,仍然安放着一张张安静的书桌,仍然物质充裕,家庭温暖。但是,我知道这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没有蜘蛛侠、钢铁战士,只有那些挺身而出的凡人,在国家危难之际,逆行而上、主动请缨、支援武汉,用生命守护生命。我们之所以看不见黑暗,是无数勇敢的人把黑暗挡在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我们何其有幸!
那么,他们是谁?谁是国之脊梁,谁在挺身而出,谁又逆向而行?
2003年,非典来袭,钟南山作为总指挥,奋战在抗击病毒的最前线。“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17年后,面对突发疫情,83岁的钟南山呼吁大家不要去武汉,自己却来到武汉——白衣逆行,国士无双。在央视的对话栏目,白岩松说,为什么湖北的病死率要远远高于其他省份?李兰娟院士回答说,是因为湖北的医疗资源和医生数量不足导致的,这也是她那么想要去武汉的原因,她想把最先进的医疗团队带到那边,她想把自己一生的经验和心血带到那边......李院士说的时候风淡云轻,但我看着看着,却泪目了。你无法想象这是一个73岁老人说出来的话,别人都想逃离武汉,而她的眼里只有武汉现在有多危急,早已忘记了自己的生死。一位是“80后”的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专家钟南山,一位是“70后”的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两位“老帅”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再次挂帅带领团队,奔赴疫情前线。
这就是中国的科学家,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国之召唤,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他们应该是我们的偶像!
守护平安,抗击病毒,我想正是恪守着这样的职业信念,无数医护人员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做出了平凡而伟大的选择。爱美的她们勇敢地剪去了漂亮的长发,并不强大的她们抛下了家人千里奔赴,支援湖北,她们义无反顾。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她们又是谁的儿女谁的父母?谁的兄弟谁的姐妹?不安在湖北每个角落游荡,她们却逆行奔赴险地,没有硝烟却战火纷飞,血肉之躯,成为了抗击病毒的又一屏障。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于是他们扛起了这座山。这就是我们的白衣战士。他们应该是我们的偶像。
关键时刻,全军闻令而动,勇挑重担,构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军队增派2600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2月13日凌晨,11架运输机从7地机场起飞向着同一个目的地——武汉,集结,出发。
人民军队,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他们总是奋战在一线,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我们的人民子弟兵,他们是百姓的定海神针,他们是国家的守护神,他们向着黎明出发,必将带给我们光明。他们应该是我们的偶像。
那些穿着红背心的社区干部与志愿者们,也许在人群中,他们就如我们一样平常普通,也许我们常常和她们擦肩而过,但是疫情袭来,他们匆匆的脚步停驻在了每家每户,他们简单的话语重复着内心的牵挂和深深的嘱托“毛出去咧”“东西够不够”、“体温量一量”“口罩戴戴牢”…… 深夜里,风雪中,他们每一份用心的守护,都是为了我们的安然无恙。看见他们,我们多了一份心安和踏实。
生活不是电影,从来没有超级英雄从天而降,关键时刻,是他们用坚守守护着我们共同的家园。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为人民服务,他们用行动践行。他们应该是我们的偶像。
坐在书桌前,传来老师们熟悉的声音,我突然很想念她们,想念学校,想念我的同桌还有我的同学们。妈妈问我,疫情过后你第一件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我说我要好好地抱抱我的老师们。宅家的日子里,我收到了太多老师们的问候、关心。她们怕课程拉下,千方百计给我们上网课,她们又怕我们眼睛视力受影响,一再嘱咐我们保护眼睛,注意休息,那种重不得轻不得的小心翼翼是多么的珍贵,我可以想象屏幕背后,老师们为备课的绞尽脑汁,为我们的牵肠挂肚。妈妈是一位老师,我从小看到她对学生的付出,早出晚归,我曾经也有过抱怨,抱怨她对学生比对我好,抱怨她没有时间与精力管我,而如今,我也这样被我的老师们关爱着、守护着,我理解了妈妈说的职责与使命,我懂得了一个教师的崇高与无私。
妈妈说,灾难是一本教科书,教会了我们信仰与担当,教会了我们团结与奋进,教会了我们热爱与善良。灾难让我们这一代人明白,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不是一句口号,而应该是每一个读书人的骨气与志向;灾难让我们明白知识和真理才是力量;灾难让我们明白国家的兴衰要靠科技、教育、医疗,医生、科学家、教师、军人------他们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我要铭记那些平凡伟大的英雄,以他们为榜样,做一个像他们一样有能力有担当有胆识有大爱的人!
是呀,庚子之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每一日感染人数的上升,疑似病例的增多,待观察隔离人数的增长,这些不断上窜的数字让我们都意识到了这一场战役的艰难和可怕。武汉封城,社区被封闭,道路不再畅通,新闻联播、微博、热搜上疫情的信息,让我们连咳嗽一声都害怕,仿佛危险无处不在,仿佛病毒随时降临。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了,城市被按下暂停键,学校被按下暂停键,所有的人隔离在家,父母一再叮咛:不许出门、勤洗手、多喝开水、多锻炼,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恐惧和害怕。但与此同时,我们又感受到无穷的力量在积聚:驰援武汉,科学家去了,军人去了,医生护士去了;保卫家园,警察叔叔站在了防疫的第一线,穿着红背心的志愿者站在了各个路口,社区干部们日夜忙碌;守土有责,各级政府雷霆行动,靠前指挥,有力措施一条紧接着一条;保卫祖国,所有的爱国人士行动起来了,国内外的捐助物资带着爱的温度从四面八方送达到抗疫一线------多难兴邦,众志成城,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的力量,也让我感受到了莫大的安全感,就如一张无形的屏障,我们被勇敢的人保卫着,在烽火连天的中国大地上,仍然安放着一张张安静的书桌,仍然物质充裕,家庭温暖。但是,我知道这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没有蜘蛛侠、钢铁战士,只有那些挺身而出的凡人,在国家危难之际,逆行而上、主动请缨、支援武汉,用生命守护生命。我们之所以看不见黑暗,是无数勇敢的人把黑暗挡在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我们何其有幸!
那么,他们是谁?谁是国之脊梁,谁在挺身而出,谁又逆向而行?
2003年,非典来袭,钟南山作为总指挥,奋战在抗击病毒的最前线。“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17年后,面对突发疫情,83岁的钟南山呼吁大家不要去武汉,自己却来到武汉——白衣逆行,国士无双。在央视的对话栏目,白岩松说,为什么湖北的病死率要远远高于其他省份?李兰娟院士回答说,是因为湖北的医疗资源和医生数量不足导致的,这也是她那么想要去武汉的原因,她想把最先进的医疗团队带到那边,她想把自己一生的经验和心血带到那边......李院士说的时候风淡云轻,但我看着看着,却泪目了。你无法想象这是一个73岁老人说出来的话,别人都想逃离武汉,而她的眼里只有武汉现在有多危急,早已忘记了自己的生死。一位是“80后”的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专家钟南山,一位是“70后”的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两位“老帅”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再次挂帅带领团队,奔赴疫情前线。
这就是中国的科学家,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国之召唤,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他们应该是我们的偶像!
守护平安,抗击病毒,我想正是恪守着这样的职业信念,无数医护人员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做出了平凡而伟大的选择。爱美的她们勇敢地剪去了漂亮的长发,并不强大的她们抛下了家人千里奔赴,支援湖北,她们义无反顾。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她们又是谁的儿女谁的父母?谁的兄弟谁的姐妹?不安在湖北每个角落游荡,她们却逆行奔赴险地,没有硝烟却战火纷飞,血肉之躯,成为了抗击病毒的又一屏障。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于是他们扛起了这座山。这就是我们的白衣战士。他们应该是我们的偶像。
关键时刻,全军闻令而动,勇挑重担,构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军队增派2600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2月13日凌晨,11架运输机从7地机场起飞向着同一个目的地——武汉,集结,出发。
人民军队,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他们总是奋战在一线,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我们的人民子弟兵,他们是百姓的定海神针,他们是国家的守护神,他们向着黎明出发,必将带给我们光明。他们应该是我们的偶像。
那些穿着红背心的社区干部与志愿者们,也许在人群中,他们就如我们一样平常普通,也许我们常常和她们擦肩而过,但是疫情袭来,他们匆匆的脚步停驻在了每家每户,他们简单的话语重复着内心的牵挂和深深的嘱托“毛出去咧”“东西够不够”、“体温量一量”“口罩戴戴牢”…… 深夜里,风雪中,他们每一份用心的守护,都是为了我们的安然无恙。看见他们,我们多了一份心安和踏实。
生活不是电影,从来没有超级英雄从天而降,关键时刻,是他们用坚守守护着我们共同的家园。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为人民服务,他们用行动践行。他们应该是我们的偶像。
坐在书桌前,传来老师们熟悉的声音,我突然很想念她们,想念学校,想念我的同桌还有我的同学们。妈妈问我,疫情过后你第一件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我说我要好好地抱抱我的老师们。宅家的日子里,我收到了太多老师们的问候、关心。她们怕课程拉下,千方百计给我们上网课,她们又怕我们眼睛视力受影响,一再嘱咐我们保护眼睛,注意休息,那种重不得轻不得的小心翼翼是多么的珍贵,我可以想象屏幕背后,老师们为备课的绞尽脑汁,为我们的牵肠挂肚。妈妈是一位老师,我从小看到她对学生的付出,早出晚归,我曾经也有过抱怨,抱怨她对学生比对我好,抱怨她没有时间与精力管我,而如今,我也这样被我的老师们关爱着、守护着,我理解了妈妈说的职责与使命,我懂得了一个教师的崇高与无私。
妈妈说,灾难是一本教科书,教会了我们信仰与担当,教会了我们团结与奋进,教会了我们热爱与善良。灾难让我们这一代人明白,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不是一句口号,而应该是每一个读书人的骨气与志向;灾难让我们明白知识和真理才是力量;灾难让我们明白国家的兴衰要靠科技、教育、医疗,医生、科学家、教师、军人------他们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我要铭记那些平凡伟大的英雄,以他们为榜样,做一个像他们一样有能力有担当有胆识有大爱的人!
推荐新闻
- 1
全省校园安全工作现场会暨校园安全协同共治体系建设推进会召开
教育之江
- 2
王浩调研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之江
- 3
暑假到,“官方带娃”模式再开启!第一天孩子们过得如何?走,探班去
教育之江
- 4
国有房屋租金减免工作
未知
- 5
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异地过年是否可以成为常态?
未知
- 6
建党百年献礼 传承红色基因 浙江教育出版社送你一份书单
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