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说】当代大学生学雷锋,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作者:巷子
编辑:巷子 来源:求智巷 发布时间:2022-03-07 17:21:00
以青年视角感知社会脉动
挥洒评论青春力量
2022年,“求智巷”评论号特别推出“青椒说”视评专栏,鼓励大中小学生大开你们的脑洞,发挥你们的创意,用短视频、漫画、时评等方式,一起来聊聊你们感兴趣的身边事,同时,巷子还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媒体工作者对青椒们的作品提出专业点评。

本期出镜“青椒说”的是浙江科技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大三学生史琦。今天,听她来谈谈“大学生与雷锋精神”。
文字版
2022年3月5日是全国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3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学习雷锋好榜样”,这是我们大学生从小听到大的一句话。雷锋的模范事迹经久流传,精神历久弥坚,它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积极奉献、成长成才。学习雷锋精神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我们大学生从实际出发,学习雷锋同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学业之余,我也会与朋友们一起,穿上红马甲,走进节假日的景区,站在车流涌动的路口,走进乡村支教的教室,加入到志愿者的大家庭中。在这里,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说着不同的方言,但我们都有共同的名字一一志愿者,我们凝聚着共同的精神一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在我看来,志愿服务的过程是帮助他人的过程,更是充实和温暖自己的过程。在路口手拉手筑起人墙疏导交通的时候,过往的母亲对孩子说的一句“长大以后,你也要来当志愿者”让我看到了志愿精神的传承;支教临近尾声的时候,孩子们的一句“老师,你下次还会再来吗”,让我看到了志愿服务的意义。
历史的雷锋铺陈前行的道路,当代的雷锋吹响时代的号角。我们大学生应当践行雷锋精神,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努力做到“眼里有光,心中有爱,有大德大爱大情怀”。

浙江日报记者 纪驭亚:
关注学雷锋日并身体力行,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更传递了正能量。这则评论围绕一个观点进行阐述,表述比较清晰。
面对类似年年出现的热点话题时,建议作者发散思维,开阔视野,尽可能找到一个能让观众印象深刻的新颖观点或能引发共鸣的表述方式。如通过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小故事来引出观点,这也将成为作品能否“突围”的关键。
推荐新闻
- 1
全省校园安全工作现场会暨校园安全协同共治体系建设推进会召开
教育之江
- 2
王浩调研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之江
- 3
暑假到,“官方带娃”模式再开启!第一天孩子们过得如何?走,探班去
教育之江
- 4
国有房屋租金减免工作
未知
- 5
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异地过年是否可以成为常态?
未知
- 6
建党百年献礼 传承红色基因 浙江教育出版社送你一份书单
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