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菜地母亲的园
作者:汪啸波
编辑:汪啸波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9-02-27 23:12:15
一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有一个生机勃勃的菜园,该算是幸运的吧?
而我不幸就有一个。
这可不是矫情,那年房价飞涨,像一头疯狂的奔牛,我毅然买下一幢别墅,原以为它会连续不断地涨停涨停,结果,没有。
据说,“泡妞成老公,买股成股东”是男人的两大悲剧,依我看还应加上“炒房成房东”。试想,几百万贷款的利息,换来的既不是“快牛”,也不是“慢牛”,而是一只“蜗牛”,还总是冬眠的,你会不会很崩溃?
所幸别墅有一个面积不小的院子,宽阔,临江,方正,朝南,阳光灿烂,最适宜做一个青翠欲滴、瓜果飘香的菜园。
可我,虽说不是“五谷不分”,却是地地道道的“四体不勤”,哪里会种菜呢?所以只好完全彻底地把它交给父母亲了。于是,两位七八十岁的主角,一对白发苍苍的伉俪,就本色出演了一幕幕“夫妻双双去种菜”的大戏。
二
有一天,岗亭的门卫发现,一辆巨无霸大卡车,轰隆轰隆,开到小区。门卫拦住一问:原来老城改造,斗潭湖清淤;那一车黑乎乎的东西,是富含营养的湖底淤泥。小区大道干净整洁,这车太过巨大开不进去,何况拖泥带水实在脏,门卫不放行,淤泥只好卸在小区外面。
从这里到菜园,有很长一段距离。怎么办呢?
没有关系,没有困难能够难得住两位“21世纪新农民”!
你想像一下感人的场面吧!父亲起先用畚箕挑,肩膀红肿了;接着他改用翻斗车运,可又嫌翻斗车太小效率太低;最后用几米长方的竹簾当小型拖拉机运。他像一头老牛,硬是把30多吨淤泥,“颗粒归仓”全运到了菜地上。母亲也很忙,父亲拉泥的时候,她的嘴一刻也没有停过:或展示土地肥沃的前景,或说出菜园缺肥的危害;或指明车子前进的方向,或指导拉车用力的技巧;或进行快马加鞭的鞭策,或开展重整旗鼓的鼓励。总之,俩老用手用嘴忙了十多天,才清除了淤泥,完成了改良土壤的重任。
有一天,岗亭的门卫发现,小区南面的天空,浓烟滚滚,烈焰飞腾,呼啦啦呼啦啦。要打火警电话,需要先确认一下谁家着火。现场一看,原来是父母亲在烧草木灰。父亲手忙脚乱,母亲满头大汗,一个在火堆旁烧火,一个在火堆外递柴。
门卫看了,又好气又好笑,小区是禁止烧荒的。门卫告知谨慎用火,父母亲开始还不理解。耐心交流之后,认识有所提高,但要说服他们。难!草木灰是一种简单易得、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养分齐全、肥效明显的农家肥啊。“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青菜一茬茬,需要氮磷钾!”
又有一天,盛夏酷暑,门卫听得有人投诉,小区南面(嗯?又是那里),有很强的臭气。门卫急忙跑来了解情况。哦!这回是父母亲沤肥所致。他们把沤熟的菜籽饼,与鸡鸭鱼的内脏羽毛和人粪尿混合,用大塑料桶贮存腐烂。赤日炎炎,发酵凶猛,打开施用,臭不可当!
门卫无语,转而悄悄跟我商量。我顶着恶臭,过去跟父母亲交涉。一到菜地,瞬间感觉自己到了在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尿臊臭、粪便臭、腥膻臭,是最刺鼻的、最恶心的、最浓得化不开的、好多动物尸体腐烂后猛烈爆炸开来的恶臭,无形有质的浓臭埋葬了我!
这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最臭的马拉松式谈判吧。我本是久经考验的“臭男人”,看过中国足球队踢球,遭遇过男生宿舍鞋袜大阵,此刻也败下阵来。喉咙蠢蠢欲呕,身子摇摇欲坠;父母心疼我,终于违心答应下不为例。
三
这幢别墅的地块,原本是乌溪江边的卵石滩,泥土全是回填土,老家丘陵野山运来的红壤。红壤新鲜松软,干净无菌,最适合移栽会开花、结果的大乔木,拿来种菜倒不是最好,但经过父母亲精耕细作,终于变成一流的菜园土,抓一把“滋滋滋”流油。
邻居们来参观,夸父母即使在缺水少肥的戈壁滩,也能种出鲜嫩蔬菜。你看,萝卜白生生,茄子紫笃笃,韭菜根根翠,辣椒个个红,四季豆密密麻麻,豇豆儿晃着长辫。嗬!好一派丰收景色,兀的不爱煞人也么哥!
然而麻烦又来了!
蔬菜长大以前,母亲是个小气鬼。我去掐嫩菜吃,也会被她骂暴殄天物!可一旦成熟,时蔬铺天盖地,食用刻不容缓。猛吃了几顿菜园的萝卜、白菜、辣椒、茄子后,大家很快就没有了食欲。
只有母亲特别能战斗。也许因为饥饿的童年,也许因为付出艰辛的劳动,也许因为天生好胃口。总之,当我们看着蔬菜不停地泛酸水时,她依然不屈不挠大口大口地吃。
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蔬菜越长越大。当母亲也不再吃自己种的蔬菜的时候,终于发觉消受不了如山的蔬菜,她应该给它们找一个去处了。可是,他们的蔬菜最熟、最多的时候,也是菜市场上这些蔬菜最熟、最多时候,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过多时如同废柴。
奉母亲大人之命,我得帮她四处送菜。
母亲家族的亲人是第一批志愿者,然后是父亲的亲戚,再然后是我们几个儿子的亲友。总之,按照人类学家划分的一圈一圈亲疏关系,我们逐渐向外扩散。
蔬菜丰收(读chéng zāi)的季节,我是一个快乐(读shén jīng bìng)的司机。开着很耗油的宝马X3,在城里大街小巷流浪,挨家挨户送菜。昂贵的汽油费如果拿来买菜,估计应该是按吨计。
我一边开着车,一边轻轻哼唱自己编的歌《父亲的菜地母亲的园》:
披星戴月,早出晚归;
父母大人,开荒除秽。
烟雾弥漫,火龙腾飞;
父母大人,烧草木灰。
啦啦啦,啦啦啦……
臭气熏天,鬼鬼祟祟;
父母大人,施农家肥。
春去秋来,瓜菜成堆;
那么多菜,该送给谁?
副歌:
该送给谁?送给谁?送给谁?
呜呜呜,呜呜呜……
是呀!到哪里去寻找大量接收“蔬菜难民”的好心人呢?
不得不说我的凤姨,她真是妈妈的好妹妹!我万万没有想到,她能够如此无私,如此勇敢,如此富有牺牲精神。如果是战争年代,她就是刘胡兰式的女英雄!
比如说,我们的胃口,肯定是为自己长而不是为某一块大菜地长的。我这一顿吃萝卜,下一顿就得吃白菜;这一顿吃芹菜,下一顿就得吃苋菜;这一顿吃茄子,下一顿就得吃土豆。总之,我得变化着吃,可凤姨不是这样。
当春天来临,油菜轻轻晃动黄花,她可以默默无闻地吃一样菜——含苞的开黄花油菜菜薹,一顿接一顿,一天又一天,连续一个月,直至菜薹“下山”。这让我很想献上我的膝盖外加深情地赞美:她把自己的全部胃口,奉献给了伟大的山一样的菜薹!
可惜,外婆虽说替我生了四个阿姨,但其它阿姨全不像凤姨。她们自己能种菜,有的还非常挑食。而当母亲想让我给农村的小舅送菜的时候,我坚决反对。我对母亲说:“老妈!给小舅送菜,就像有人给我送粉笔。学校总务处,粉笔堆积如山,写完可以直接去领的呀!”
最后,实在没有人可送了,母亲就把菜割下腌制起来,等以后吃。第二年,当然绝大部分还在,等霉烂了整坛子拿去倒。
问:会心痛吗?
不会!
谁会为了一坛子烂菜心痛呢?
四
春天来了。我端着盆子,拿着剪子去菜地。
春雨细细密密,菜地一片葱茏。
香菜一乍多长,细小叶片随风摇曳,微微的赭色,沾着雪白小水珠。掐一片叶子,一股异香溢出。我得剪几株回去,中午凉拌海蜇。香菜甜,海蜇咸。
芥菜一尺多长,肥大青绿,叶片上的小疙瘩,一颗颗翡翠珠。我要剪几片肥硕的菜帮子,中午用牛肉炒着吃。芥菜有清香,牛肉咸又鲜。
萝卜高高矮矮,长短不一,白胖的身体露出地面。我也要拔两根,排骨炖萝卜。姑姑牙齿掉光了,最爱吃砂锅炖的,稀稀烂热乎乎的肉菜。
往年这个时候,油菜已开花,可今年倒春寒,连绵的阴雨天,花还迟迟未开。我也要小心翼翼地剪几株回去,烧给亲爱的父母吃。
别以为我是为难他们哦!对付这道菜,我很有办法,只要变换烧法,其实还是好吃的:清炒油菜薹,香菇油菜薹,酸辣油菜薹,虾皮炒菜薹,豆腐炖菜薹,油方滚菜薹,腐乳汁烧菜薹,菜薹干锅,菜薹炖粉条……
父亲的菜地母亲的园!这是一块肥沃的热土,承载着父母的劳动和他们的爱!
争争吵吵,思维得到训练;
辛勤劳作,身体得到锻炼;
他们起早摸黑,老有所为,生命有了寄托;
他们喜看蓬勃旺盛的青菜,老有所乐,生命有了期盼;
他们想着让我们吃上他们种的菜,老有所爱,生命有了意义!
让吃醋、妄想、老年痴呆、步履蹒跚,统统见鬼去吧!
在父母流汗的菜地上,我突然想起一个字——“人”。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是垂臂直立的动物形象;篆文突出了人弯腰垂臂、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形象,像是人双手采摘或在地里忙活。
劳动创造了人!
劳动者是最美丽的!
如果没有这块土地,哪里还有可以劳动的菜园呢?
如果没有这一个菜园,哪里能看见这样的情景?
两位白发老人,在翠绿的菜畦间直起腰来,擦一擦脸上的汗珠,看一看天边的流云。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有一个生机勃勃的菜园,该算是幸运的吧?
而我不幸就有一个。
这可不是矫情,那年房价飞涨,像一头疯狂的奔牛,我毅然买下一幢别墅,原以为它会连续不断地涨停涨停,结果,没有。
据说,“泡妞成老公,买股成股东”是男人的两大悲剧,依我看还应加上“炒房成房东”。试想,几百万贷款的利息,换来的既不是“快牛”,也不是“慢牛”,而是一只“蜗牛”,还总是冬眠的,你会不会很崩溃?
所幸别墅有一个面积不小的院子,宽阔,临江,方正,朝南,阳光灿烂,最适宜做一个青翠欲滴、瓜果飘香的菜园。
可我,虽说不是“五谷不分”,却是地地道道的“四体不勤”,哪里会种菜呢?所以只好完全彻底地把它交给父母亲了。于是,两位七八十岁的主角,一对白发苍苍的伉俪,就本色出演了一幕幕“夫妻双双去种菜”的大戏。
二
有一天,岗亭的门卫发现,一辆巨无霸大卡车,轰隆轰隆,开到小区。门卫拦住一问:原来老城改造,斗潭湖清淤;那一车黑乎乎的东西,是富含营养的湖底淤泥。小区大道干净整洁,这车太过巨大开不进去,何况拖泥带水实在脏,门卫不放行,淤泥只好卸在小区外面。
从这里到菜园,有很长一段距离。怎么办呢?
没有关系,没有困难能够难得住两位“21世纪新农民”!
你想像一下感人的场面吧!父亲起先用畚箕挑,肩膀红肿了;接着他改用翻斗车运,可又嫌翻斗车太小效率太低;最后用几米长方的竹簾当小型拖拉机运。他像一头老牛,硬是把30多吨淤泥,“颗粒归仓”全运到了菜地上。母亲也很忙,父亲拉泥的时候,她的嘴一刻也没有停过:或展示土地肥沃的前景,或说出菜园缺肥的危害;或指明车子前进的方向,或指导拉车用力的技巧;或进行快马加鞭的鞭策,或开展重整旗鼓的鼓励。总之,俩老用手用嘴忙了十多天,才清除了淤泥,完成了改良土壤的重任。
有一天,岗亭的门卫发现,小区南面的天空,浓烟滚滚,烈焰飞腾,呼啦啦呼啦啦。要打火警电话,需要先确认一下谁家着火。现场一看,原来是父母亲在烧草木灰。父亲手忙脚乱,母亲满头大汗,一个在火堆旁烧火,一个在火堆外递柴。
门卫看了,又好气又好笑,小区是禁止烧荒的。门卫告知谨慎用火,父母亲开始还不理解。耐心交流之后,认识有所提高,但要说服他们。难!草木灰是一种简单易得、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养分齐全、肥效明显的农家肥啊。“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青菜一茬茬,需要氮磷钾!”
又有一天,盛夏酷暑,门卫听得有人投诉,小区南面(嗯?又是那里),有很强的臭气。门卫急忙跑来了解情况。哦!这回是父母亲沤肥所致。他们把沤熟的菜籽饼,与鸡鸭鱼的内脏羽毛和人粪尿混合,用大塑料桶贮存腐烂。赤日炎炎,发酵凶猛,打开施用,臭不可当!
门卫无语,转而悄悄跟我商量。我顶着恶臭,过去跟父母亲交涉。一到菜地,瞬间感觉自己到了在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尿臊臭、粪便臭、腥膻臭,是最刺鼻的、最恶心的、最浓得化不开的、好多动物尸体腐烂后猛烈爆炸开来的恶臭,无形有质的浓臭埋葬了我!
这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最臭的马拉松式谈判吧。我本是久经考验的“臭男人”,看过中国足球队踢球,遭遇过男生宿舍鞋袜大阵,此刻也败下阵来。喉咙蠢蠢欲呕,身子摇摇欲坠;父母心疼我,终于违心答应下不为例。
三
这幢别墅的地块,原本是乌溪江边的卵石滩,泥土全是回填土,老家丘陵野山运来的红壤。红壤新鲜松软,干净无菌,最适合移栽会开花、结果的大乔木,拿来种菜倒不是最好,但经过父母亲精耕细作,终于变成一流的菜园土,抓一把“滋滋滋”流油。
邻居们来参观,夸父母即使在缺水少肥的戈壁滩,也能种出鲜嫩蔬菜。你看,萝卜白生生,茄子紫笃笃,韭菜根根翠,辣椒个个红,四季豆密密麻麻,豇豆儿晃着长辫。嗬!好一派丰收景色,兀的不爱煞人也么哥!
然而麻烦又来了!
蔬菜长大以前,母亲是个小气鬼。我去掐嫩菜吃,也会被她骂暴殄天物!可一旦成熟,时蔬铺天盖地,食用刻不容缓。猛吃了几顿菜园的萝卜、白菜、辣椒、茄子后,大家很快就没有了食欲。
只有母亲特别能战斗。也许因为饥饿的童年,也许因为付出艰辛的劳动,也许因为天生好胃口。总之,当我们看着蔬菜不停地泛酸水时,她依然不屈不挠大口大口地吃。
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蔬菜越长越大。当母亲也不再吃自己种的蔬菜的时候,终于发觉消受不了如山的蔬菜,她应该给它们找一个去处了。可是,他们的蔬菜最熟、最多的时候,也是菜市场上这些蔬菜最熟、最多时候,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过多时如同废柴。
奉母亲大人之命,我得帮她四处送菜。
母亲家族的亲人是第一批志愿者,然后是父亲的亲戚,再然后是我们几个儿子的亲友。总之,按照人类学家划分的一圈一圈亲疏关系,我们逐渐向外扩散。
蔬菜丰收(读chéng zāi)的季节,我是一个快乐(读shén jīng bìng)的司机。开着很耗油的宝马X3,在城里大街小巷流浪,挨家挨户送菜。昂贵的汽油费如果拿来买菜,估计应该是按吨计。
我一边开着车,一边轻轻哼唱自己编的歌《父亲的菜地母亲的园》:
披星戴月,早出晚归;
父母大人,开荒除秽。
烟雾弥漫,火龙腾飞;
父母大人,烧草木灰。
啦啦啦,啦啦啦……
臭气熏天,鬼鬼祟祟;
父母大人,施农家肥。
春去秋来,瓜菜成堆;
那么多菜,该送给谁?
副歌:
该送给谁?送给谁?送给谁?
呜呜呜,呜呜呜……
是呀!到哪里去寻找大量接收“蔬菜难民”的好心人呢?
不得不说我的凤姨,她真是妈妈的好妹妹!我万万没有想到,她能够如此无私,如此勇敢,如此富有牺牲精神。如果是战争年代,她就是刘胡兰式的女英雄!
比如说,我们的胃口,肯定是为自己长而不是为某一块大菜地长的。我这一顿吃萝卜,下一顿就得吃白菜;这一顿吃芹菜,下一顿就得吃苋菜;这一顿吃茄子,下一顿就得吃土豆。总之,我得变化着吃,可凤姨不是这样。
当春天来临,油菜轻轻晃动黄花,她可以默默无闻地吃一样菜——含苞的开黄花油菜菜薹,一顿接一顿,一天又一天,连续一个月,直至菜薹“下山”。这让我很想献上我的膝盖外加深情地赞美:她把自己的全部胃口,奉献给了伟大的山一样的菜薹!
可惜,外婆虽说替我生了四个阿姨,但其它阿姨全不像凤姨。她们自己能种菜,有的还非常挑食。而当母亲想让我给农村的小舅送菜的时候,我坚决反对。我对母亲说:“老妈!给小舅送菜,就像有人给我送粉笔。学校总务处,粉笔堆积如山,写完可以直接去领的呀!”
最后,实在没有人可送了,母亲就把菜割下腌制起来,等以后吃。第二年,当然绝大部分还在,等霉烂了整坛子拿去倒。
问:会心痛吗?
不会!
谁会为了一坛子烂菜心痛呢?
四
春天来了。我端着盆子,拿着剪子去菜地。
春雨细细密密,菜地一片葱茏。
香菜一乍多长,细小叶片随风摇曳,微微的赭色,沾着雪白小水珠。掐一片叶子,一股异香溢出。我得剪几株回去,中午凉拌海蜇。香菜甜,海蜇咸。
芥菜一尺多长,肥大青绿,叶片上的小疙瘩,一颗颗翡翠珠。我要剪几片肥硕的菜帮子,中午用牛肉炒着吃。芥菜有清香,牛肉咸又鲜。
萝卜高高矮矮,长短不一,白胖的身体露出地面。我也要拔两根,排骨炖萝卜。姑姑牙齿掉光了,最爱吃砂锅炖的,稀稀烂热乎乎的肉菜。
往年这个时候,油菜已开花,可今年倒春寒,连绵的阴雨天,花还迟迟未开。我也要小心翼翼地剪几株回去,烧给亲爱的父母吃。
别以为我是为难他们哦!对付这道菜,我很有办法,只要变换烧法,其实还是好吃的:清炒油菜薹,香菇油菜薹,酸辣油菜薹,虾皮炒菜薹,豆腐炖菜薹,油方滚菜薹,腐乳汁烧菜薹,菜薹干锅,菜薹炖粉条……
父亲的菜地母亲的园!这是一块肥沃的热土,承载着父母的劳动和他们的爱!
争争吵吵,思维得到训练;
辛勤劳作,身体得到锻炼;
他们起早摸黑,老有所为,生命有了寄托;
他们喜看蓬勃旺盛的青菜,老有所乐,生命有了期盼;
他们想着让我们吃上他们种的菜,老有所爱,生命有了意义!
让吃醋、妄想、老年痴呆、步履蹒跚,统统见鬼去吧!
在父母流汗的菜地上,我突然想起一个字——“人”。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是垂臂直立的动物形象;篆文突出了人弯腰垂臂、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形象,像是人双手采摘或在地里忙活。
劳动创造了人!
劳动者是最美丽的!
如果没有这块土地,哪里还有可以劳动的菜园呢?
如果没有这一个菜园,哪里能看见这样的情景?
两位白发老人,在翠绿的菜畦间直起腰来,擦一擦脸上的汗珠,看一看天边的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