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士小学承办海宁市小学语文高段教师践行新课标理念活动暨8学分培训活动
弦歌不辍,芳华待灼。为了加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的学习,激发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钻研业务的积极性,推动本市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革,5月17日,130多位教师相聚在海宁市盐官镇丰士中心小学,参加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为主题的海宁市小学语文高段教师践行新课标理念活动暨8学分培训活动。
活动内容分课堂教学展示与观点报告分享两大板块,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研训方式,旨在提升全体参训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
上午第一节课是海宁市丰士小学的吴江涛带领五(3)班的孩子带来的《田忌赛马》。吴老师紧扣“思维”二字,通过思维热身,把握主要内容;画对阵图,还原比赛现场;寻找依据,再现孙膑所见所思;拓展迁移,感悟思维火花等环节带领学生一起走进赛马现场,巧妙地融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于一体,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升了思维能力。
第二节由海宁市郭店小学的陆萍老师,带着孩子们走进意大利的威尼斯,在语言文字中感知小艇独特的外形,在朗读感受中体会精妙的写法,在思辨表达中感受小艇重要的地位。课堂紧紧围绕“小艇”层层铺开,从外形到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由整体感知到关键词句的感悟,学生领略着威尼斯独特的异国风情。
上午的两堂课后,由海宁市鹃湖学校的赵琴老师带来了主题为《散发理性之光,促进深度学习》的观点报告。赵老师从教材编排,蕴含丰富的思辨元素;学教方向,学习活动的思维凸显;教学策略,基于思辨的突围之策三个方面展开分享,并结合前两堂课就如何落实这一观点进行了举例论证,为老师们提供了反转质疑,进行突围式深度思考;拓展比较,培养结构化思辨思维等教学策略。
下午第一节课,由海宁市硖石小学张玲燕老师执教五下《跳水》第一课时。课上,张老师借助预学单,引导学生认识帆船,通过读词语了解小说中的主要角色,并借助语文作业本带领学生梳理故事脉络。随后,张老师围绕“是谁把孩子一步一步推向险境”这个主问题,带领学生聚焦猴子、水手、孩子的表现,并一次次地感受孩子的内心变化过程。在表达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第二节课,由海宁市实验小学的钱顾仙老师接力上课,执教《跳水》第二课时。钱老师引导学生抓住《跳水》中船长的语言、动作,感受了船长的机智、沉着、果断;同时紧紧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思考探寻船长办法的好处,重点揣摩船长的思维过程。最后又巧妙地进行学法迁移,拓展阅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另一部小说,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品析老炮手的鲜活人物形象。
两堂课后,海宁市硖石小学黄梓琪老师以《跳水》一课为例,作了题为《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思维能力》的观点报告。黄老师从“目标引航——指向思维生成的关键性”“情境蓄力——关注思维培育的适切性”“实践活源——明确思维培育的生本性”“评价赋能——丰厚思维生成的多样性”四个方面交流了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几个关键要素。
活动的最后,海宁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徐炎明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引领和总结。徐老师指出,六个学习任务群之间是整体推进和侧重发展相结合的,教师要处理好各个任务群之间的关系。落实好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需要教师提高提问的思维含量,设计思辨性问题;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开展思辨性活动;提供评价支持,关注学生在学习任务研究过程中的表现、思考的过程和思维的方法。
砥砺深耕,履践致远。本次研训活动,着力提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能力,也让我们看到了海宁小语教师头脑中闪现的智慧火花。相信海宁小语的每一位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会继续深耕课堂教学,积极践行课标理念,在教育的沿途,一路播种,一路收获。